一个人能够面对多少人讲话,Ta的成就就有多大!
2021-05-25 18:48:00
sunway
31
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:如果让我重新回到大学,我将选修两门课程,一门是演讲,一门是说服。有人可能会说,讲话谁不会,我们天天在讲话,讲话还用学习吗?讲话有那么重要吗?还有讲话和演讲有什么关系?演讲和我们的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?事实上,面对三个以上的听众发表有目的的、 连贯性的讲话就可以称之为演讲。5月11日,在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尚汇未来新女性研修中心(以下简称尚汇)开办的《新女性演讲力修炼》沙龙上,尚汇特约讲师文若河用演讲三原则开场,为学员揭开“演讲”的面纱。沙龙上,文若河老师先是引经据典,用对牛弹琴的故事让学员认识听众本位原则。话说战国时代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,有天闲来无事背着琴去拜访朋友,当他走到一片空地的时候,看到一头老牛在吃草,他想既然人可以给山水弹琴听,我能不能跟这老牛弹琴。于是公明仪坐下来弹了一首《清角之操》,弹到他自己感动哭了,再看老牛无动于衷。公明仪不死心换了一首曲子,老牛开始把头抬起来,再换了其他曲子,老牛尾巴掉过来了,耳朵竖起来边走边听。作为讲话人,受邀发言时要结合当时的场合,讲适宜的话。比如公司开表彰大会,作为领导,在会上就不要讲批评员工的话。还有庆功宴、聚会、聚餐等场合,上菜以后若被邀请讲话,就不适宜讲过长。讲太久菜变凉造成的用餐体验不好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恰恰反映了一个人对语境结合的拿捏。最后一个原则是身份切合,就是要正确认知自己当下的身份,讲符合身份的话。针对这一原则,文若河老师分享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反面例子:“参加婚礼时常遇到来宾致辞说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婚礼,请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。”其实作为来宾如此讲话就容易喧宾夺主,没有切合身份。除了剖析演讲三原则,现场文若河老师还讲解了“演讲一阳指”4个步骤及“演讲三大碗”理论。在学员上台实践中沙龙逐渐接近尾声,沙龙时间虽短,但后期文若河老师还会陆续带来关于演讲力训练的专题课程。在专题训练阶段,文若河老师会带领学员克服演讲紧张,系统性训练“演讲一阳指”,让每一位学员的演讲水平都能获得质的飞跃,每一位学员都能够不虚此行。